海参养殖管理技术高温期管理要点:
1、(水位)夏眠期水位控制在1.5米左右,深水位能抑制水草的生长,有助于大雨过后排淡稳定盐度差值,并能降低底热和底层缺氧的机率。
2、(换水)在确定外潮水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换水,高温期尽量排底层水,使池塘水活动起来,改变死水老水的状态。夏季水质藻类不稳定变化较大,外潮水容易赤潮,换水是 好的调节水质的方法之一。
3、(底质)定期测试底上下水温,正常情况下底层水温低于表层水温,底热底质积累的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热量,底部有害气体大量释放,受到强烈刺激的海参在礁石出爬及漂参。死草过多会导致底黑底臭严重的也会底热,将死草捞出或将局部过厚的死草搅散,有利于底改产品直接作用于底部。
总结夏季海参养殖管理技术中的重要点:从底质改良增加溶氧和提高海参体质入手,是我们养殖成功的关键步骤。
建造养参池
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地理优势, 好是岩礁底质,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,大小不等的池塘,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。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.5米,且不渗漏。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,尤其是油类污染,养殖池各留一进、排水闸门,该池海水的更换 好依靠自然纳潮,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,池内平均水深1.5米以上。
放人工海参礁
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,是为海参提供隐蔽场所,海参养殖方法,并繁殖大量的海藻、水草供刺参栖息、摄食和夏眠。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、砖头、废弃的扇贝笼,冬季海参养殖,甚至稍大、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。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,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,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。
参苗的运输
通常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。所谓湿法运输,海参养殖技术,是在运输参苗时,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,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,加水0.2立方水体左右。所谓干法运输,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,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,上面铺放两层纱布,用海水湿透,将参苗均匀平放,外围用塑料布挡风。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。
4
参苗的投放
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,按大苗少投放,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,通常300-500头/斤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10-30头/平方米, 终成活率可达35%左右。参苗的投放密度除与水温水质有关外,还与投喂管理有关,合理的投喂质量较好的海参配合饲料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,缩短养殖周期。
5
饵料投喂
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0-15分钟,然后均匀泼洒在参礁上及其附近,海参养殖,投喂量按池内海参总重的百分之3-5即可,一般每天早晚各投一次,也可隔天投喂,注意每天投喂时不要向外排水,以免饲料流失造成浪费,7-9月份一般不投喂。